星期日, 12月 10, 2006

國民生產毛額的盲點—南韓與台灣

[專題] 國民生產毛額的盲點—南韓與台灣

國民生產毛額的盲點南韓與台灣

一、韓流勝台:

2000年前後,尤其是南韓的國民生產毛額一舉擊敗台灣之後,台灣就真的漸漸陷入了一股「我們比不上南韓」的氣氛中。彷彿在亞洲四小龍裡,台灣已然變成最弱的了,而且還離前面三名越來越遠。

甚至,在台灣內部甚至更誇張地出現了一種反韓情緒:「輸誰都不丟臉,就是不能輸南韓!」

其實,台灣真的輸給南韓了嗎?

這問題,不能只從表象上來看。

很多台灣本地的論述中,之所以覺得台灣輸給了南韓,幾乎全都是著眼於「韓劇」、「韓國手機」、「網路遊戲」等新興產業,或者是消費金融產業,唯一舉得出來的數據又幾乎清一色只有「南韓的國民生產毛額比台灣高」。但,單憑這幾個新興產業,僅靠著GDP數字,就推論出南韓勝過台灣,是否真能表達整體經濟的概況呢?是否又有表現出這些經濟成長背後付出的代價呢?

二、南韓近年來的國內情勢:

2005.11.17212TaiwanNews 財經文化周刊的報導「韓國能台灣不能的謬論」中,我們便會察覺南韓的經濟之樹並不如外表般的枝繁葉茂。

現階段南韓經濟成長的模式,正在逐步走向鉅型企業獲利高度成長,人民生活卻日漸困頓的兩極化發展。南韓政府調查顯示,在平均國民收入超過一萬四千美元亮麗數字的背後,月平均收入未達到最低生活標準一二○%的貧困階層卻高達了七一二萬人。以總人口四九○○萬人為標準,貧困階層大約占一四.六%。換句話說,每七名韓國人中,就有一人處於生活貧困狀態!

南韓學者裴俊浩憂慮地對朝鮮日報表示:金融危機後,從事臨時工、非正式職業的人員無論如何用心工作,都無法擺脫貧困的現象仍然存在。這些人群如果染患了疾病就會長期失業,導致陷入更加貧困的旋渦中……土地集中化現象明顯另一項數據更是讓人咋舌:九七金融風暴以後,這些年來南韓土地集中化發展的結果,導致了全國一%的富裕階層擁有韓國私有土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而前一○%富裕階層擁有的土地竟然高達九一.四%。也就是說南韓百分之九十的人民卻僅僅擁有不到一○%的土地產權。

若從這個角度下去思考,其實,南韓比台灣強的論述強度,便會瞬間降低很多。

三、南韓與台灣近年的經濟數據簡單比較:

若再透過各式各樣的數據來展現,我們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台灣非但並沒有比南韓差,在經濟面上反而仍比南韓穩定。

根據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民國九十五年19月失業率為3.92%,較去年同期下降0.27個百分點,依此數據水準,估計台灣今年全年失業率將可低於4%。比起南韓動輒14.6%的貧困比例,台灣不到4%的狹義失業率顯得渺小得多了。

再比2005年度美國CIA所公布的國際通貨膨脹率排名來看,台灣的2.3%更是遠比南韓2.8%低了足足零點五個百分點,排名上台灣更遙遙領先南韓19個名次。

此時,再回頭來看國民生產毛額南韓追過台灣的這一數據,是否還有那麼強大的象徵作用,可能就很有討論的空間了。

事實上,稍懂簡單經濟理論的人都會瞭解GNP國民生產毛額,只是象徵性地統計該國目前的經濟階段大致上處於那個時期,對於在同一時期,或者根本處於不同發展時期的國家之間,直接相比雙方的國民生產毛額意義並不大。

若說得直接一點、諷刺些,要是單看哪一國國民生產毛額比較高,就說該國國力強過其他較低的國家,那麼,近半世紀來全世界國力最強的大概會一直是中東的產油國名列前茅吧!

四、小結:

離開令人頭痛又煩躁的數字遊戲,我們回到比較容易理解的敘述性文字上。

國民生產毛額,固然是衡量一國之經濟戰鬥力很重要的數值。

但,那同時還得考慮到:該國的經濟成長率、通貨膨脹率、國民的負債率等相關數值一起輔助來看。

更重要的是,「誰的外匯存底多」。

同樣身為「亞洲四小龍」,台灣的外匯存底比南韓多了多少,而且中間還有多少是秘密以外資身份隱藏在中國大陸沒有被公開的,這些其實往往都是台灣被忘記計算的優勢。

南韓近年來通膨完全沒有停過,而且甚至有再次引發經濟危機的疑慮。更恐怖的是,南韓明明經歷了金融風暴,國民的負債狀況應該會清乾淨,但,事實上卻完全不是那樣,反而國民的負債狀況還跟著企業一起變得更嚴重了。

換而言之,南韓的高度繁榮,在「通膨」、「負債」與「逐漸拉大的貧富差距」壓力之下還有多少,這也值得深究。

因此,當主流媒體因南韓國民生產毛額高過台灣一而再、再而三地狂銷「韓流」,試圖炒熱新一波消費潮、盲目崇拜韓國經驗時,我們也不禁該深入剖析:南韓如此金玉其表的經濟現狀,真的是台灣未來所應當重現的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