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月 22, 2007

河畔鳳凰

[達克日記] 2007/05/22--河畔鳳凰

下了數天的雨,豔陽再現,空氣裡滿是蒸騰。

為著給學生講課,順著平日的路徑,單騎上了跨愛河往東的方向。
就在七賢的橋上,匆忙的綠光從我眼皮下閃過,只剩下停止的紅;不得已的駐足,卻換來了更多的閒適。

不意間,亮橙戴滿的焰紅沿著河岸一路燒進了我的視野。
又是五月末了,又是鳳凰花季的感慨,順著靜靜向西的河水飄著。

諸多的回憶,似若大雨過後打落的鳳凰花瓣,散地滿滿。

但,也許,更多我們即將看見的事物,卻如那雨後綻開的新華在陽光中昂首。

燈綠了,更遠的路還得走呢。

星期一, 5月 21, 2007

教育軟體就必比遊戲好?

[達克日記] 2007/05/21--教育軟體就必比遊戲好?


[評論] 超低價電腦深層意義

看完這篇文章,我是非常非常想對這位教授的遠見感動,但,卻怎也壓不住心中想狂喊:「別把這個跟那個混為一談!!!」

這篇文章根本就是一個已經有能力開汽車的家庭父親對著自己家的小孩說:「你看!隔壁小明出門只能騎腳踏車,你從小就坐車,你的競爭力堪憂啊!」

明明已經有能力開車的人,當然仍然可以回去騎腳踏車啊,幹嘛因此怪罪自己的小孩?

-------------------------------------------------------

再者,我從小就非常痛恨有人講說:「玩什麼遊戲啊,多去看點書吧!」之類的鳥話。
如今,這篇文章卻彷彿讓我看見了另一個這方面的延伸論點:「教育軟體就一定比遊戲軟體好。」這個似是而非的論點。

我從兩個層面來分析討論:
一、教育與遊戲本身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活動
二、台灣與其他需要加速資訊化的地區,孩童之差異性

-------------------------------------------------------

一、教育與遊戲本身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活動:
姑且不論什麼「寓教於樂」這種遠大的夢想,教育本身歸教育,遊戲本身就是歸遊戲啊。為何一定要什麼事情都要扯上仁義道德呢?
今日,所有的現代兒童心理學,都會很明白地告訴我們:「孩童的成長,知識教育與遊戲本身不可偏廢。」
電腦遊戲也是遊戲的一環,為何要因為它是遊戲,就覺得它比不上教育軟體呢?
若非學習新知的事情就是差的,一定要小孩子整天都在唸書、學習知識才算是不浪費生命與時間,那乾脆是不是也不准小孩睡覺算了?反正睡覺沒辦法學習新知咩。這種邏輯狗屁不通,真的。
假設,教育跟遊戲的目的都是學習,但,只因為直接用教育的方式會讓學習的效率比較好,所以就乾脆不准遊戲,只走教育路線;那麼,吃東西都是為了吸收營養,那,直接喝葡萄糖水吸收效率最好,我們又何必吃其他固體食物?

睡眠也是有其絕對的必要性,各種固體食物也是有其必要性,遊戲也有其必要性。請不要落入跟工業革命初期那樣壓榨勞工休息時間的老闆一樣的惡行,剝奪孩子遊戲的自由與空間。

-------------------------------------------------------

二、台灣與其他需要加速資訊化的地區,孩童之差異性:
其實,我也很痛恨有人動不動就拿台灣跟其他差距很大的地區來作對比。
今日,台灣是開發中朝已開發漸進,即便是台灣最偏遠的中小學所能拿到的課本,其能提供的知識量與密度都遠超過現今任何教育套裝軟體所能提供的。
也就是說,台灣的課本比教育軟體更有效率。在台灣教育軟體只是輔助用途而已。捨有效率的完整課本而改主用教育軟體是非常不明智行為。
但,對於東南亞或者非洲那些落後地區的學童而言,就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編輯完整的課本」可以選擇,對他們而言有什麼教育資源都比沒有更好。

假設台灣的課本是80分,教育軟體所能提供的是60分。
台灣國民教育就已經有80分的課本了,60分的教育軟體當然是選用與輔助。
但對一個根本還沒有標準課本的落後地區而言,他們的起跳點就是零,能有60分的教育軟體當然是歡天喜地啊!

別扯什麼台灣孩童的電腦裡裝的都是遊戲,人家百元電腦裡面裝的教育軟體所以人家小孩以後會比我們的小孩強…這根本沒有正相關啊!

更別談,現在台灣小孩能取得的電腦遊戲,能幫助我們發展更多更深入的多元化知識與經驗了,這些都是拿著百元電腦的孩子仍然無法做到的。

-------------------------------------------------------
-------------------------------------------------------

許多事,多想一層不要老是只為評論而評論啊…

星期五, 5月 18, 2007

數位家庭的迷思

[達克日記] 2007/05/18--數位家庭的迷思

[評論] 數位家庭2.0的「反創新」破解

看完這篇評論性的文章之後,我腦袋裡只有一句話:「你的重點在哪裡?」

說實在話,當理工人當了二十多年的我,看一些評論文時,總會希望:「請你給我一個明確的解答」,而不是點出一大堆不知所云的問題、繞了宇宙無敵霹靂大一圈之後,接著啥答案都沒有。為批評而批評誰不會?但,能解決問題的,才是高手,不是嗎?

當然啦,我不會對「日記類」的文章有太多的苛求,畢竟日記本來就是一個思考性的過程,很難有個很明確的結果。但,當這篇文章出現在專業性的科技新聞網站「附屬的外聘專家BLOG」上時,這個就不免讓人心中犯嘀咕…

------------------------------------------------------------------

把話說回來,這篇評論文也絕非一無可取,他最後面提到的「作相加,不作相乘」這個概念雖然有些老生常談,但,卻也很明確地點破了許多問題。

我爹從以前就很喜歡跟我們講:「作什麼什麼事情,要懂得利用各式各樣的方法,這樣力道才能相乘,而不只是相加。」
坦白講,聽到都厭了,而且,我會超級想反駁他:一件事,當成功的可能性相乘時,其實失敗的可能性也在相乘。

用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講:「當最強大的伙伴背叛你時,他也將會是你最大的敵人。」
這種小說當中最常見的狀況,反而也最能描寫為何成功力道相乘之後,失敗的可能性也會相乘。
一個最瞭解你的伙伴,凡事都能彌補你不足之處的人,當他成為你的敵人時,他也就最知道你的弱點在哪裡,他最擅長的事情也往往是能給你最大打擊的事情。

以開發新時代的產品為例,除非你作的這樣東西,是完完全全的「藍海」,也就是自古至今完全沒有類似可以替代性的東西,否則,一個紅海性的商品,你勢必會面對人類最大的敵人:「習慣」。

當年電視剛出現時,面對的敵人就是完全不要錢的收音機。
電子報至今仍然沒能完全打敗實體報紙。(在電子報收費機制跟廣告收入機制完成之前,我想大多數學者都不會承認電子報打敗了已經完成收入路線的實體報紙。)

在這種情況下,妄想將數個紅海產品組合起來,就想做出一個「假藍海產品」,而且還要求所有的客戶都只買你家的產品,這種相乘的要求當然會遇到相乘的阻力。

眼下,數位家庭的開展遇到的就是這樣的問題。
妄想將各式各樣早已經進入紅海的家電產品,像是電視、電冰箱等結合上另外一個紅海產品:電腦與網路,硬生生拼湊出一個「假藍海產品」:「數位家庭產品」…這樣的行為本身就是在挑戰習慣的事情。

以電視來說,數位電視多出來的功能「隨時隨選節目從頭看」,也就只是錄影機就能辦得到的事情,我們最多也不過是買一台內建硬碟或者是DVD燒錄機的新錄放影機,數位電視真的帶給了我們什麼新的亮眼成果嗎?
一台能上網的電視?我用電腦上網我還有滑鼠跟鍵盤哩,如果你把數位電視的上網介面跳脫了遙控器,也改用了滑鼠跟鍵盤,那數位電視本身不過就是一台能上網的電腦,又有什麼值得消費者非買不可的誘因?

以電冰箱來說,數位電冰箱能告訴我們冰箱裡剩下多少菜,該買什麼東西了,聽起來很棒,但,在數位冰箱跟菜之間自己做好數位連結之前,消費者放進去多少菜、拿出多少菜,我們還得自己KEYIN數位冰箱,這無疑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但,要讓RFID標籤全面進駐我們能在所有市場買到的各類生鮮食品前,究竟還要花多少年的時間啊?在RFID全面化完成之前,數位冰箱的所有好處也不過是個空談。

數位冷氣?我不懂…冷氣要上網幹嘛…
當然啦,你弄一台我能用手機發訊號就能要求他自動開啟的冷氣,那我倒是覺得可以試試看。

數位家庭啊…
我想,把電腦全面家電化,比把家電做電腦化會容易得多。

星期三, 5月 16, 2007

仲夏山風(其二)

[百秒隨筆] 仲夏山風(其二)

舟行漫漫泛星空,
落地回眸月雲濃,
朝見俏顏夕紋散,
千里遙念當年心。

星期日, 5月 06, 2007

健保的方向(其一)

[達克日記] 2007/05/06--健保的方向(其一)


其一之摘要:
健保與勞保既為社會保險,重點就不在收費的公平,而在於「保障整體社會的最低醫療與生活水準」。
因此,收費的等級標準便應該直接與綜合所得稅之等級標準連動才是,收入高到所得稅率採用40%級之人便應當負擔極高之健保或勞保費用、無收入且極少財產之人則全面徵收最低等級之費用才是。

(專有名詞的詳盡解釋請見維基百科條目:保險社會保障(社會保險)全民健康保險所得稅。)

----

台灣的健保與勞保一直以來都為人所詬病,問題總是層出不窮。
從沒有健保時代,拿勞保單看病,被人惡用為拿勞保單換現金或生活用品。
到健保初期的濫用醫療資源。
甚至轉至今依舊沒有改善之外,健保幾乎破產,政府動不動就拿勞保準備金去拯救股市,拿大多數人的錢去填少數人淘空公司的惡洞......

明知:這些問題不只是台灣有,先進如日本、美國至今也都仍有這些問題;但,我們仍不免懷疑:「我們的社會普遍價值觀究竟是哪兒出了問題?」

----

以健保與勞保的收費為例,我就一直覺得覺得那真的是非常不公平。

健保費的收費標準,竟然是看「職業別」,而幾乎完全不管收入高低。
(例如前一陣子的新聞:林志玲跟郭台銘等人收入超高,每個月健保費卻是一兩百塊,比一般上班族繳得還少。)

勞保費好一點,有看收入的高低,但,費率級距卻亂七八糟。

這些收費亂象根本完全違背了健保與勞保身為社會保險的本意!

所謂社會保險,便是國家政府用以保障「全體國民最基本之醫療與生活水準」的一種政策,就像是義務教育那樣的立足點平等之保障。
這也就是普遍大多數國家的社會保險都有強制性,例如健保,只要你屬於這個社會保險的鎖定類群,不管你想不想要都得要繳費參加,因為就很多意義來說,社會保險制度的立意幾乎就等同於稅收的概念。

既然類似稅收的概念,那就更應該盡力去符合「能者為之」的概念,讓收入多的人來支撐這個健保制度大多數的開支才是。

既然要看收入多寡來決定健保費收多少,那為何不直接跟所得稅連動收呢?用多收的所得稅部分來貼補健保費,直接省去了健保局要養這麼多人力收健保費的問題。

但,我們整個大有為的政府就是這麼的無能,就是這麼地害怕大家覺得所得稅好像要繳太高,而想盡辦法把原來應該直接掛在所得稅裡的費用拆成各種不同的名目來收取,好笑到了極點。

今天,只要要求全體國民按照一個年齡或性別的標準,統一每個月繳交一個固定額的健保費,舉例來說:只要你是十五歲的男生,你就是每個月繳一百塊健保費,以下類推。剩下健保運作需要的費用全部從所得稅那邊來。如此運作不是省了很多中央政府的麻煩嗎?

為何不作?
這不就是政府無能嗎?

中華電信、水公司與台電公司這些半政府單位的都作得到,為何大有為的政府作不到?
這不就是政府無能嗎?

健保的方向,其實很簡單,只是在位者自己把自己的大腦丟在家裡冰箱不肯拿出來而已。

----

這是一篇補寫的日記,因為這些論點我其實已經主張兩三年了,只是一直沒寫成文章而已。

延伸閱讀:
關於健保:
[達克日記] 2006/12/28--治世狗、亂世人
[達克日記] 2007/04/27--基本工資調漲!?

關於真公平、立足點的公平:
[閒聊] 女性專用車廂
[達克日記] 2007/06/25--司法該做之事

星期六, 5月 05, 2007

水質問題(其二)

[達克日記] 2007/05/05--水質問題(其二)

[達克日記] 2007/03/02--水質問題(其一)

另,會把這篇補寫的日記插在5/5,原因跟[達克日記] 2007/05/03--我想要的綠建築(其一)很接近。(笑)

----

台灣雖然地跨亞熱帶與熱帶且颱風常過,水資源相當豐沛,畢竟是個島,而且還在溫泉多的區域,水質問題總是難解決。
自從經濟起飛之後,大家都想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乾淨的飲水很快地成了台灣人趨之若鶩的渴求。一開始是蒸餾水、礦泉水、到處都是山泉水的加水站,到電解 水、冰河水,現在甚至開始流行什麼海洋深層水。(據說,有人真的去統計過,台灣加水站的密度竟然比加油站還高、還多,這算不算是某種程度的台灣奇蹟啊? XD)

一開始,純粹追求乾淨的蒸餾水、RO逆滲透跟電解水,以科學的角度來說,我都覺得很能理解,我也很喜歡喝這樣「科學性乾淨」的水。

但,大約十年多前開始流行什麼「麥飯石」礦泉水時,我看著電視廣告上解釋的麥飯石原理,然後宣稱這是天然的逆滲透,而且不會像逆滲透跟電解那樣除去人體所需的健康礦物質,我就產生了非常非常多的疑問…
最重要的是,我死都不會相信所謂的麥飯石礦泉水真的會比電解水好。
姑且不論那個麥飯石真的能濾掉多少髒污,光是那塊石頭在那邊,我就不覺得它能有多乾淨。

前幾年流行過什麼冰河水,號稱這是從沒有污染的冰河時期開始冰凍了幾萬年的無污染水…那個我更是嗤之以鼻。
你們在相信地球暖化時,怎麼都沒想起過幾萬年前那個冰河時期?要賺錢的時候就想起來了?
開玩笑,冰河水會比較乾淨?騙我沒念過冰河時期相關的研究與論述,冰河期生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大氣圈裡滿天都是火山塵等顆粒,遮住了陽光,且因 為這些微粒太多,導致相對濕度相對上太高,而大雨不斷,進一步造成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這些大雨就是冰河水的主要來源!這些洗乾淨滿天沙塵的雨水就是後來 結冰而成的冰河水!
冰河水比較乾淨?救命啊…這是哪一國宣導出來的邏輯啊…

近年來狂流行所謂的「海洋深層水」,還外號「藍金」,聽起來超炫、超好賺,這次連台灣都能賺。
可是,我照樣完全不相信這種鬼東西。

喔,深層,所以污染不到,所以比較乾淨是吧?
喔,因為取的區域離沿岸比較遠,人類排出的垃圾不會沖到那麼遠的深層,所以乾淨是吧?
請問一下,你小時候有沒有做過「紅墨水擴散」的實驗?你知道水是會對流的吧?你知道地球洋流很興盛吧?
深層比較乾淨?天大的笑話…

奇怪了,地球科學課本前幾課就告訴全地球的人類說:「全地球的水就是同一批,只是幾萬年來靠水循環不斷移動而已。」
為何你還要相信就是特定某些來源的水比較乾淨?

對啦,也許麥飯石礦泉水、冰河水跟海洋深層水比地面上的水乾淨不少,這我相信。但,還不是要另外處理過一次才能喝?
現在市面上賣的海洋深層水跟當年的冰河水還不都是再次處理過後才能喝的。

唉…為何就是那麼多人寧可相信人類有能耐暖化地球,而不相信這是地球自己的溫度週期;卻反而要去相信地球上還有乾淨的水,不願意相信人類自身淨化水的技術與能力呢?
這不是一種極大的矛盾與諷刺嗎?

與其相信某個來源,不如好好相信我們人類自己處理水的那次技術與能力吧!

這麼多名目的商品水,說穿了不都是因為台灣自來水公司太過不爭氣?

----

延伸日記:[達克日記] 2007/07/08--水質問題(其三)

星期五, 5月 04, 2007

植物與溫室效應

[達克日記] 2007/05/04--植物與溫室效應

[新聞] 研究:稻田也是溫室氣體來源之一

看完上面這篇文章,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看得懂這篇文章想表達的?或者說:「這篇新聞中真正蘊含的意義?」

幾年前,我高中時代,還在打辯論的核四辯題時,反對繼續興建核能電廠的一方其中一個相當有利的論點就是:「核能有廢料與放射線的問題。」
但,我想說的是,真正深入去研究的人,就會很清楚地知道:火力電廠所燃燒的煤炭、石油與天然氣中,放射線的問題只怕比核能電廠的還要嚴重。

在一堆環保團體鎮日主張我們應當要「保護地球、抗拒溫室效應、多種樹、保護地球之肺(南美亞瑪遜雨林)」時,我想,他們大概至死都沒有想過:事實上,植物越多溫室效應自然會越嚴重。

拿出國中基礎生物課本的食物鏈來看吧!分解者是永遠不變的最後存在。只要你有任何生物死亡,最後就是靠著分解者將這些屍體分解後回歸大地…扮演分解者的霉菌與真菌,他們運作的過程中是一定會產生甲烷(CH4)的!
換而言之,只要我們的地球還有生物的一天,溫室效應本來就會永無止盡地越來越嚴重,這不是CO2含量在工業革命之後暴增一百倍的問題,而是一種永無可改變的宿命。

我並不是學生物的,但,我們可以改用國中基礎地球科學的角度來分析溫室效應與冰河期的走向,就能很清楚地看得出:「地球溫度一路升高並非人類能造成的。」

先談溫室氣體:CO2與CH4的問題。
事實上,地球誕生之初,整個地球都還沒有任何生命時,地球的大氣圈裡滿滿的都是二氧化碳與甲烷這樣的溫室氣體,當時本來地球就是一個巨大的溫室,講得白一 點,現在的火星就是這個樣子。地球之所以會變成現在這個狀況,完全是因為當年藍綠藻等厭氧菌大量活躍,他們花了好幾十億年才藉由光合作用將大氣圈中的二氧 化碳與甲烷重新化合成其他的氣體(像是氧氣)。但,隨著地球上氧氣濃度的大幅度提高,而當初改造地球的那些厭氧菌也因為氧氣濃度的增加,再也活不下去了, 各類利用氧氣燃燒能量的高等動物也開始大量出現,從此,地球的生物便開始進入了一個又一個此起彼落的週期,但,共同不變的,就是溫室氣體持續增加的大趨勢 曲線,因為厭氧菌們早已不復存在,這是一個永遠不變的原罪。

再者,我們談到了地球氣溫上升的問題。
若對國中生物還有相當的印象,大家一定會記得:哺乳類是出現在上一個冰河期的末期,藉由哺乳類是溫血動物的特性取代無法熬過冰河期的變溫動物恐龍而成為地球的新一代生物霸主。
若以地球的歷年來的溫度變化為Y軸,千百萬年時間單位為X軸,我想任何教科書都會告訴我們這樣畫出來的曲線圖會是一個「有規律的正弦波狀圖」,也就是漸冷到極點之後,必然會再走向漸熱到另一個熱點,之後再變冷,一直循環。
也就是說,人類的出現本就處在上個冰河期的末期,整體而言,隨便一個冰河期前後橫跨的都可能是數千萬年,人類出現的時機,正好是地球從最冷要往最熱的方向走去的時候,理所當然我們必須活在越來越熱的環境裡面,這是無可改變的問題!

我談這些,並非為了工業污染或什麼人類過度發展的負面影響去脫罪,而是希望大家用一個比較理性且中庸的角度來看待每一個問題,莫只懂得人云亦云,很多地球的問題,不是地球上幾十億人口就能造成的,莫犯了人類至上的自大之罪…

星期四, 5月 03, 2007

我想要的綠建築(其一)

[達克日記] 2007/05/03--我想要的綠建築(其一)

再來補寫一篇日記~
10/20還真是補寫日記的大日子啊~XD
希望別弄到這一天自己的日記得補寫才好。

把「我想要的綠建築(其一)」補寫在五月,除了因為五月份日記比較少之外,更重要的理由是5/4我寫了一篇:[達克日記] 2007/05/04--植物與溫室效應,這樣一來,正好也把我想要的綠建築第一篇插隊進5/3,讓整個話題一貫也蠻有意思的。 ^^

----

最近幾年,「綠建築」這種盡可能保護環境、減少地球負擔的建築設計概念開始興盛。
不過,早在我高中時期,我在研究太陽能電板、電池等能源效率時,我就很想要把自己家裡弄得比較不用靠台電一點了。那時,台灣正好有在補助太陽能熱水器,好像每戶裝一台政府補助一萬還是八千的樣子,我那時就超想慫恿我爸媽去裝,可惜被反對了。
我曾經思考過,如果我自己去弄幾組太陽能板來,在我家屋頂架起大約三十公分到半公尺高的小棚架,接著放上太陽能板,再把發出來的電,拉電線到鉛蓄電池上,這樣我能得到多少度的電。(應該說,我能替家裡省下多少錢。XD)

既然都架起小棚架,那當然要利用到最高點,有太陽的日子吃太陽能,下雨的日子當然要來玩回收雨水!
再來,我還想辦法安排了棚架的傾斜度設計,再接管線,將回收的雨水拉到第二個小水塔,利用蓄電池裡面的電來做電解還原水的動作。(聽起來非常高科技,對吧?XD)

但,設計圖還沒畫完,我光在廢紙上計算了一下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跟電解水需要的電力之後,我馬上放棄了。

這根本完全不合成本!

我們目前所能弄到的大塊太陽能電板,合理價位下,最高的能源效率不過15%,這樣所能產生的電力別說是電解水了,連加熱水來洗個澡都嫌太冷。

我想,目前的太陽能效率,距離一個高中生想要的綠建築,實在是還有些遙遠……

星期三, 5月 02, 2007

出走大陸萬事足?

[達克日記] 2007/05/02--出走大陸萬事足?

這算是我與家父數年前一番談話的日記補述,所以日期也並不是很重要,只是剛好五月份我公開性的文章太少,就補來五月而已。(笑)

------------------------------------------

會重新想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在某站上看到了一篇很棒的評論文(軟體出走大陸 請三思!(上)),一時心有所感,也想把自己當年跟家父講的那番話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

------------------------------------------

幾年前,家父便問我說:「大陸發展起來了,以後台灣的優勢在哪裡?」

其實,我知道台灣有非常多人有這樣的疑慮,可,這份疑慮並不是輕易幾句話就能解脫之的,因為這已經陷入一種幾乎是迷思的窠臼裡了。

我只能回答:「以三個等級的產業來說,能去到大陸的只是一級與二級產業,三級的商業與服務業一樣都是人在哪裡,就得在那裡深根,非得用當地人不可。」

這段話,我想聽得懂的人恐怕也僅是少數…

今天,歐美為何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對大陸發展那樣的恐慌?原因很簡單,因為人家早已是已開發國家,支撐整個國家經濟的,早已是商業與服務業等三級產業,二級以下的加工業與一級的濃林漁礦,幾十年來能外移的早就外移了,三級不可能外移,自然沒什麼好怕。
認清了這點,歐美企業家反而是極盡人事想要從大陸的發展中挖得好處。

同樣的道理,一個以「發展中轉進已發展」的台灣,卻為何看不透?

僅因為我們跟對岸同文同種?這理由未免太過牽強了吧?
同文同種,只會是優勢,而不可能是劣勢啊…

------------------------------------------

也許有人會說,服務業外移的例子,一看「電話客服」就知道了,現在台灣本地很多大公司的電話客服都不設在台灣,都轉到大陸或馬來西亞等也會講中文的地方去了!

但,講這些話的人,自己有沒有平心靜氣地去打過這樣的客服電話?你就會知道,這種轉接到其他地區的客服電話在台灣本地顧客之間的評價,只怕已經不是用「相對差勁」可以形容的了。

一個真正完全以顧客為導向,完全強調顧客滿意絕對至上的大公司,才是真正雇用客服人員的大宗吧?
請回頭去看看,這些真正大宗的公司,是否仍然堅持採用本地的電話客服?

這就是一個服務業絕對不可能被外移的絕佳例證。

有興趣的人,不妨打打最近正在狂推的匯豐銀行HSCB Direct電話客服0800258365,去聽聽那邊的客服是哪裡人。

------------------------------------------

軟體出走大陸 請三思!(上)這篇中所提到的軟體業,亦是一個絕難外移的服務產業。

請記住,軟體業事實上真正賺錢的是「售後服務」,而不是賣你一兩套軟體幾萬塊那個價格。因此軟體業其實比較接近服務業。

今天,一個專為某本地大公司寫出來的完整系統,萬一那個環節在線上臨時出了問題,雖然可以臨時在線上用遠端遙控的方式作臨時性的修補,但,有過類似實務經驗的人就會知道,事實上還是需要軟體工程師到現場來看來重編。

這種必須到實地的狀況,不可能一通電話要大陸的軟體工程師坐飛機來台灣改程式碼,那是天方夜譚,光是那一趟飛機票錢,就遠比當初包給大陸工程師所省下的錢多了,只要這樣的問題多出幾次,誰都不能保證真的有壓低開銷。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微軟寫很多大軟體也都是外包印度啊!
面對這種天真的發言,除了苦笑,我們也很難多回答些什麼。
首先,微軟的軟體幾乎都是全球性的套裝軟體,他本來就是全球賣,之前所有的售後服務問題也本來就是全球承擔,這種狀況下,原始碼在哪一國寫根本已經不是重點。
第二,以微軟的狀況來說,他們許多環節都是外包再外包,一路外包出去之後,會分配到那個國家的程式人員來寫某一段程式碼,其實都很難說。更遑論,雖然微軟很多程式工程師是印度人,但,他們也都是在北美本土落地深根…

------------------------------------------

許多事,多想一想…也許會得到更多答案。

星期二, 5月 01, 2007

夏未至

[百秒隨筆] 夏未至

暑蒸消,雨零丁,
夏未至,祈願秋莫來。

--------每次的分離,都是夏仲,
--------最深的思念,盡是深秋。

對歲度,厄成雙,
心沒落,言詞轉成空。

---------每次的仰望,卻為無星,
---------最清的飄念,莫過雲月。

五角仍可流通?

[達克日記] 2007/05/01--五角仍可流通?

這篇日記所記載的事情前後貫穿依段時間,我也忘記詳細發生的日期了,所以隨便找一天空白的日子來寫。

---------------------------------------------------

從我很小時,我就知道台灣曾經有過「一塊還很值錢」的日子,五角(0.5塊)的硬幣我也有好多個,但,我從來沒有機會將這些五角硬幣派上過用場。

後來開始接觸郵局與實體信件之後,我每次看到面額有0.5的郵票時,我都會很懷疑這到底要怎麼直接買賣?難道3.5塊的郵票,我一定要一次買兩張湊7塊,郵局人員才賣我嗎?萬一剩下的3.5塊郵票我永遠用不到,那要怎麼辦呢?
當時小小年記的我甚至會覺得:「那郵局乾脆統一用最低面額一塊就好了咩!」

直到最近,我跑去郵局寄印刷品掛號時,我買了23.5塊的郵票,拿了25塊去給郵局人員找,沒想到她還真的找了一個嶄新的五角硬幣給我!!真的是太神奇了,沒想到台灣竟然還有流通的五角硬幣!?

我趕緊拿起五角硬幣來看鑄造日期,竟然也是民國七十一年。
這也就代表這枚五角硬幣,從七十一年被作出來直到九十六年的那天才第一次被交付使用到我的手上…這中間足足二十五年的歲月,這枚五角硬幣都靜靜地包在其他兄弟的身邊…

一時間,心頭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