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黑暗時代(其一)
[達克日記] 2008/10/31--新黑暗時代(其一)
承[達克日記] 2008/10/01--環保的平衡?(其三)與[轉貼] 癮科學:替代能源 -- 核能。
我從小學就開始打辯論,而「我國是否因繼續興建核能電廠」(定義:核四廠)這個題目,大概從我對奧瑞崗三個字有印象起,它就一直是主流題目之一,大約直到我退役後才漸漸減少。(因為核四廠鐵板上釘了)
以奧瑞崗制辯論的規則上來說,會有正反雙持方互相交鋒辯論,而正方有義務要完全符合命題,所以正方必須提出:
1、台灣真的缺電(需要性)
2、缺電,目前最適合的解法是「新建電廠」。
3、新建電廠中,最適合的是核能電廠(根屬性)
4、核能電廠的電量足以應付目前缺的電量。(解決力)
5、台灣蓋得出核能電廠(可行性)
6、蓋核能電廠的利益大於損害。(損益比)
反過來說,反方可以有兩大路線主軸:
一、完全不認為台灣缺電(全反 or 維持現狀)
二、缺電,但我們有核能電廠以外的選擇。(新正方)
反方這兩大路線的選擇,會變成與正方在不同的點交鋒;
而基本上,我們較少選擇前者,全反或維持現狀的打法,因為隨著這題目越來越老,我們越來越不可能成功證明台灣不缺電,尤其在921後台北竟然能停大半個月的電,單是這一點事實,就足以擊垮所有「靠省電,台灣可以不缺電」的立論基礎。
選擇後者,所面對的問題就是在各種核能以外的能源中選擇決戰主力,但,很明顯的是,除了火力以外,所有其他能源都只是被打假的,尤其是再生能源上,那真的 只是一個笑話,沒多少隊伍能在反方時,使用替代能源取勝,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足夠的證據告訴裁判:「台灣土地夠大到裝得下那麼多再生能源電廠。」
因此,火力電廠,往往都是複賽以上,甚至是決賽時,反方最後能採用的決戰點。(當然,技巧夠好的隊伍,有可能選擇全反或其他)
十幾年的辯論歲月,每每我看到選擇火力的反方時,或者我自己在扮演火力反方時,我心裡總會很明白地問自己:「最早會跑出核能,就是為了替代火力啊?為何現在變成火力是核能的替代方案了?我們的邏輯思考究竟出了什麼錯?」
火力,是人類自有文明起,就一直仰賴的主力能源,它唯一的挑戰者真的從頭到尾就幾乎只有二十世紀中葉後的核能;
事實上,核能也沒有真的完全擊敗過火力,時至今日,火力仍是主流。
若不是一開始就已經確立火力不敷使用,又為何會出現核能?
一個已經被確定不夠用的東西,竟然被拿出來想要重新取代當初替代掉它的東西…
這不就是主張由奢入儉嗎?
從熱兵器時代回到冷兵器?
從工業時代往回走回青銅器甚至是石器時代嗎?
我每次思索至此,我心裡都會非常地害怕。
因為,這不就是後現代正在面對的問題?
有些人,在面對思索問題時,沒有朝著「新的、創意性的」解法思考,一眛地只是想要復古,覺得以前都可以、以前的作法都不會有現在的問題,古代那樣就好,但卻沒有真的去思考這樣是否「真的好」?
是的,腳踏車比較健康,比較環保,比汽機車好得多。
但,面對每日通勤超過二十公里時,腳踏車仍符合需求嗎?
機動車輛帶來的歷史意義,不就是人類生活圈的擴大嗎?
若不問理由地,純粹要求「無車日」,是否逼得人們重新限縮自己的生活圈?回到十九世紀的水準?(別忘了,今天已經二十一世紀了)
更深入的舉例,暫且按下不表…
只是,每每深思至此,我都會回想到歷史課本上學過的:「中古歐洲黑暗時代」。
若真的按照「某些人」的想法,什麼事情都回歸以前的作法,我們是否又會重現一次「新黑暗時代」呢?
我們是否會被逼得再次「文藝復興」?(許多科幻小說,像是基地三部曲裡面都有類似的情節。)
也許,這個世界,比我們想像得更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