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2月 17, 2007

錯過(其四)

[達克日記] 2007/12/17--錯過(其四)


[達克日記] 2007/12/13--錯過(其三)

今天晚上下了課之後,就跟我們班的導師在所辦討論我們所課程改革的問題,講了很多研究方向的差異所影響到必須學習的研究方法狀況,這些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到底幾年才能畢業」?

講得很實在的,研究主題決定了研究方向,主題與方向加起來決定要用什麼研究方法,更影響了論文到底該怎麼寫、會寫多久。沒有論文就畢不了業,而這就是結論。

其實,姑且不論到底應不應該用力打理論基礎,還是自由從資料中研究,在所上就已經分兩派支持的老師這點,關於要幾年畢業也變成老師們各有自己的想法。
即便所上最低修業年限是兩年,也有老師認為兩年就趕快畢業了,可是,還是有老師認為三年才是比較恰當的。

兩年或三年,各自會錯過一些事情。

----
----

是兩年還是三年畢業的問題,表面上好像很簡單,但,要是真那麼容易被拆解討論並得到答案,歷年來我們所也不需要頭痛這麼久了。

姑且不論整個修課的走向會完全不一樣,會錯過非常多精彩的課,兩年畢業的好處當然是時間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可,念研究所真的只是為了那個文憑嗎?如果只是為了文憑而念研究所,並不是真的有個想研究的主題,那麼這個碩士學歷,自己真的拿得心安理得嗎?
我知道,講這種話,一定很多人不認同,會覺得:「反正我就是拿到了,而且我很快就拿到,兩年耶,時間就是比你短,怎樣?這是一個可以量化的優秀數字!」

但,我心中仍然有很多想法跟主張三年畢業也無妨的老師很像…
研究所是一個很適合研究的環境,不論是自己正在尋找想研究的主題,或者是已經找到想研究的主題了,整個讀書風氣跟資源量都遠比離開學校之後多,若能多沈浸一點,反而會比出了學校之後想再唸書省下更多的時間資源。

也許,在學校裡,念一本理論書,因為風氣、相關參考資料的容易取得跟有老師可以討論,也許一兩個月就能融會貫通到足以當論文的參考資料。
可,在學校以外,同樣一本理論書,卻會唸一年都還唸不出個所以然。
(當然,前提是還有心想繼續好好念理論書。)
這些省下的,難道就不是時間成本嗎?

我不知道,我寫這段話,究竟有多少人能理解、甚至是打從心底認同。
只是,我是當完兵才回到學校繼續念碩士的,我當兵的期間還花了不少錢趁假日去補習班上課,我深切地體會得到有沒有那個風氣與環境的差距…用心去學會的感受。

離開學校的時間裡,我想我錯過了很多事物。

----
----

當年,我在我自己的BBS個人版上寫了一系列文章來表達:「為何我想要延畢?」據說引發了某個隱形社群的猛烈抨擊,講得我好像廢人一樣。

當時,我聽了是一陣苦笑。

時至今日,碩士我念了快三分之一(以學分量來算),兩篇小論文起了頭、碩士論文已經有了兩篇研究計畫等著擇一,我回頭思考這件事,仍舊是苦笑。

而這理由從未改變。


這個理由,也是每次我的朋友、同學、徒弟或學生來跟我討論延畢恰當與否時,我幾乎一定會支持他們的最大原因。


若真要量化,我都會笑笑地說:
「姑且不論你念不念博士,你至少要念到碩士吧?
小學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本來要四年、碩士至少兩年,一共起碼十八年。
大學多一年也只是多了十九分之一,多兩年也只是多了二十分之一,人生有這麼趕嗎?
再者,你真的確定你碩士兩年能念得完嗎?這樣算下來,大學為了自己想做的一件事、一個專題、一個學程或者一種語言多留一兩年,有這麼嚴重嗎?

若,你想念博士,隨便一個博士就是要個四年、六年的,念到博士後你還會在乎學士多花了一年嗎?」


手中抱著麥克‧安迪的《默默》,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去與那些覺得上學只是為了就業、而強求一定要按時畢業,還想把自己的想法強套給別人的人溝通。


每個人的人生總要錯過些什麼,而每個人都只為自己負責,只有自己才有權利決定要錯過些什麼。


----
----


雖然,這碩士,我非常非常努力想要兩年唸完它;可,我想的卻不是就業的問題,也不是在不在乎錯過了什麼精彩的小轉角…但,我更想要彌補一點自己心中的空虛感與不確定感,想要穩穩地先拿到一個什麼。

想念的書,我想留給更晚一點的研究…
如果,我在碩士這段時間,又錯過了什麼書本裡的東西,我想書本是會等我的,它們有永遠的時間,而我卻不希望自己的恐懼感也跟著這樣永遠蔓延。

我會放棄一些什麼,不要過度去在乎自己錯過了些什麼,畢竟這是我自己選擇的。只是,我希望這些錯過,能讓我作對更多的其他事情…

1 則留言:

Hua 提到...

唸研究所的目的是為了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是老生常談了.
更進一步的, 是學習"尋找並解決重要問題". 重要的問題好比骨牌的源頭, 推倒骨牌的源頭與推倒末梢相比, 即使施力相仿, 得到的效果卻有天壤之別. 雖然這也是老生長談, 但我從研究所畢業後, 才慢慢體會這句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