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5月 05, 2010

誰被慣壞?

[達 克日記] 2010/05/05--誰被慣壞?

[新聞] 慣寶寶? 網友回罵老闆被慣壞
[達克日記] 2009/11/19--七年級生的達克
[達克日記] 2010/03/24--社會怎麼了?(其一)

前幾天看到,有某「高科技廠高階主管」出來罵現在的小孩都是「慣寶寶」時,我本來想寫日記回嗆,
但,後來想想,反正這件事會有很多年輕人寫文回應,應該用不到我。

果然,沒多久就看到了有人回嗆「慣老闆」。

正當我以為這則新聞在我的生活中會像被消音的頻道般消失時,
我才驚覺我錯了,而且錯很大。

因為,我爸的發言竟然跟那個「高階主管」頗為雷同。

花了很多力氣跟我爹解釋我的想法,
但,他卻完全聽不進去。


雖然,他聽不進去,是我一開始就能推測的結果,
可,這真的仍然讓我很難過。


「原來造成現在這個社會如此病態的人中,我 爹也是其中一員,
而且他不是被迫成為其中一份子的,
還是主動推動此惡狀的社會菁英之一。」



事實如此,我想不難過真的很難很難。

----

這個社會究竟怎麼了?


二十年前的老闆,一年賺個營業額的二三十趴,就歡天喜地。
現在的老闆,一年不賺個「三五個資本額」的淨利,就是員工不夠賣命。

究竟,誰被慣壞了?
是誰在貪得無厭?


二十年前的竹科人,每年都能領到天文數字的分紅。
現在分紅費用化,新一代的竹科人啥都領不到,但工作量也沒有少多少。


結果,現在那些股票早就領飽飽的「前輩」,
卻罵說新人是「灌飽飽」?

究竟,誰被慣壞了?
是誰在貪得無厭?

----

沒年輕人願意被外派?

我只問一句:「你外派多給多少薪水?」

出差,視同24小時都在工作,
所以除了正常薪水之外,還額外有差旅費。

外派,形同長期出差。
公司究竟給了外派員工加多少薪水?

本來一天工作八小時,現在要幾乎每天工作二十四小時,
薪水就算沒有兩三倍,起碼也要多個一點五倍吧?

但,實際上被要求出去的年輕員工能多領到的薪水是多少?

才五千、一萬,就要年輕人拋家棄母?
還說年輕人就應該出去闖蕩?

爺爺,別傻了。


要是真的會答應你這種條件去的員工,你大概也不會要吧?

因為他很明顯腦殘啊!


----

二十年前的便當,一個三十五塊。
現在的便當,一個七十塊。

二十年錢的大學畢業生,薪水兩萬多快三萬。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薪水只剩下兩萬二。


便當價格兩倍了,薪水卻一點都沒有動,還減少了。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為公司所產出的,
真的會不到二十年前大學畢業生的一半嗎?


摸著良心說吧!

如果現在所有的大學畢業生,為公司的產值真的連二十年前的一半都沒有嗎?

星期六, 4月 10, 2010

Dark不喜歡google某些部份的理由(其二)

[達克日記] 2010/04/10--Dark不喜歡google某些部份的理由(其二)

[達克日記] 2008/05/01--Dark不喜歡google某些部份的理由(其一)

這個系列日記的標題全名應當是「Dark不喜歡google某些部份的理由」,
因為我的PHPBB有標題長度限制,所以才縮寫,在此註明。

另,「其二」有相當的政治立場,
不喜政治文的人,大可跳過不看。

----

Google因為與中國大陸政府的資訊政策有不同意見,最後還是選擇退出中國市場了。

關於這件事,我個人的看法不同於大多數人,我傾向認同中國大陸政府對自己國內的資訊控管堅持。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入境要隨俗。

中國大陸打從一開始就已經昭告世界說:
「大陸內的網路是半封閉的,是要接受審查的,不認同的請不要來。」

這是整個中國大陸的國家政策,
而且從未隱瞞,
至今也未曾有過根本性的變化。

GOOGLE你是客人,你是來人家國家做生意的,
你理當就要尊重主人合理的規矩。


沒有一句你的「Don't be evil」就要人家十幾億人在人家自己家裡都還要配合你。

更遑論,資訊控管是不是邪惡的,這還有得定義。

----

你自己GOOGLE在用使用者條款對付自己的使用者時,
就一副「我google給你們服務,你就是要聽我的」。

結果自己雙重標準了?

Google你可以這樣對使用者,
就不允許中國大陸用同樣的邏輯對付你google?

你是主人時,就可以欺壓客人。
你當客人時,就可以不尊重主人?

----

反過來說,我對Google最後很有魄力地選擇自動退出中國市場這件事倒是有很高的評價。

這是一個有魄力的決定。

郵局與宅配的迷思(其一)

[達克日記] 2010/04/10--郵局與宅配的迷思(其一)


認識我很多年的親友,多半會知道我非常厭惡收實體信或包裹。

除非真的別無選擇,否則我討厭用郵局、貨運或宅配等任何方式。

原因是,寄件也許很方便,但收件就是個大麻煩了。

不管是郵局還是宅配,
統統要我留一個人親自去收,甚至遇到一些重要的東西,不是本人親自領還不給拿。

現在都啥時代了,白天大家也都要上班,誰有空閒閒沒事放棄工作在家裡等你的郵件?

----

舉個實例,今年三月底左右,
我因為自己暫離學校時,某些文件準備的份數不夠,
變成我一定需要找人從我唸過的每個學校寄出相對應我缺乏的文件。
(OK,這件事算是我自己的笨,因為我當初就有預料到可能會需要更多份,我自己卻懶得多準備。)

千辛萬苦,找了親友跟學弟妹在各個學校跑完了我需要的文件,
請他們寄來台北給我。

為了等這些掛號,我特地空了一整個白天在住處等。

結果我一路等到五點多,沒有任何門鈴,手機也沒有響過。

最後我一氣之下,打電話去郵局追問,
郵局竟然跟我說:「郵差來了兩次,都沒人收,得隔天中午以後,我親自去郵局領。」


這下我真的火上來了,那我在家裡等假的嗎?

1、我從未離家過半步,我的電鈴完全沒響過
2、電鈴不響,不能打手機嗎?那你掛號要我們留電話是留心酸的嗎?
郵局竟然還跟我回說,手機不是郵差送信的標準配備...


好啦,啥責任都可以推得一乾二淨,
那我就活該倒楣得第二天再花半天特地跑回住處附近的郵局領這個掛號。


這是第一個案例。


----


第二個案例是我的中國信託提款卡,
當初辦的時候,他們強迫綁上了VISA金融卡,我千說萬說我不要,他們還是說這是銀行規定。(鬼,後來國家還不是規定不准強迫綁VISA了?)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綁VISA沒啥不好,大不了不要開這個功能就好,是吧?

錯錯錯錯錯錯錯~~~~~~~~~~錯得太離譜了。

因為這張卡是VISA金融卡,他等於是信用卡,所以他有到期的期限!!!!!!!!!!!!!!!!!!!!!!

因為我前一張中信的VISA金融卡到期了,所以連同提款功能都不能用了。(別懷疑,不只是VISA不能用,連提款都不給提,是整張卡片失效)
也就是說,時間到了,這張卡就一定要換掉!

1、麻煩
2、不環保

這到底是哪個腦殘想出來的點子?
單純為了衝卡量,就這樣混帳?


好啦,所以他們會自動寄新卡給我。

幹得真好,他們直接把卡片寄到了高雄我家。

我根本沒住在高雄,結果這張卡片就這樣一路放到了過期。
這種卡片是有開卡期限的,時間內不開,這張卡就作廢!

變成我要另外親自在上班時間跑一趟他們的分行,
重新辦一張卡。


為何一定要用寄的?

我不懂,就算我個性奇怪,跟其他人不一樣好了,
抱歉,光是這個不愉快經驗,就夠我討厭郵寄了。
(寫這個案例,我越寫越火。)


這是第二個案例。


----


第三個案例是我最新一張信用卡,
這次我學聰明了,要銀行直接寄來台北。

結果,幹得真好,又是掛號。

然後我又不在家,變成我又要特地請假去郵局領。


這是第三個案例。


----


郵寄跟宅配,本來是要讓生活變得更便利與方便的。


但,反而變成我在家都等不到,統統要親自跑一趟郵局去領,
而且因為郵局營業時間的關係,我都還要白天特地請假去。

這樣真的有比較方便嗎?


本來,我已經習慣申請一個郵政信箱了,
在學校時我一定會去申請一個。

但,在台北,這邊郵政信箱根本都沒有空的可以申請。


而且,就算有,
郵政信箱的掛號信,也還是得我親自在營業時間跑一趟去拿鐵牌跟印章換,
還是一樣麻煩。



當郵寄與宅配,反而把生活弄得更複雜與麻煩時,這真的有意義嗎?

變成啥東西,我都還要親自去拿一次,
那跟我一開始就親自帶在身邊有啥差別嗎?

星期五, 4月 02, 2010

消費者的寬容

[達克日記] 2010/04/02--消費者的寬容

[達克日記] 2010/05/02--高雄公車的毫無信譽(其一)

從我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聽過一個說法:
「開店做生意,對顧客來說,他給的機會永遠只有這一次。」

對店內員工而言,或許每天他都要重複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服務流程,
中間哪一次出錯了,都只是百分之一的錯誤而已,他還有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

但,對顧客來說,他點的菜、他購買的服務就只有這一樣,
錯了,就是全部錯了。

店員的百分之一,
就是顧客的百分之百。

一旦有任何瑕疵,
顧客就永遠不會再來了,
甚至還會把消息傳給其他顧客......


所以,一個好的服務,真的就是日本人口中的「一生懸命」。

拿出全部的實力,百分之百的誠心去服務每一個顧客。


----


在台灣,或者說,在很多地方的風景區,
為何遊客的旅遊經驗或消費經驗會是這麼地糟糕?

其實也就是反映上面那一段。

一次錯誤,對這個遊客來說,就是全部,
因為他很可能一輩子就只來這麼一次,
好或壞,就一次定生死。


但,很可惜的是,這也反而被一些惡質的風景區店家拿來利用:
「反正你永遠也只會來一次,那我就拉很高價格,隨便作作,
是好是壞,都是你消費者自己的命啦~
誰叫這裡是荒郊野外,你除了我們之外,沒有其他選擇!哈哈!」


----


很不巧的是,這一整套「風景區老闆坑殺消費者指導手冊」,
似乎完全被我們高雄公車給徹底學走了。

脫班、誤點、司機態度惡劣...
啥大眾運輸會出現的問題大概都齊備了。


對高雄公車來說,誤點沒啥啊~
才十幾二十分鐘而已咩,
一天開車十幾小時,這才幾十分之一。

但,對乘客來說呢?


對高雄公車來說,脫班沒啥啊~
一天開好幾百班車,一班不見又怎樣?
幾百分之一而已。


但,對乘客來說呢?
他一天可能只坐這兩次來回公車。


----

一,就是全。
全,就是一。


一次,就是全部。

消費者的寬容,只有一次。

星期一, 3月 29, 2010

利益最大化

[達克日記] 2010/03/29--利益最大化

[達克日記] 2010/03/29--國圖南院?都圖?

當南部圖書館的話題講到終末時,朋友突然插了一句:
「我終於瞭解為何你會這麼討厭高雄世運,因為你太追求『利益最大化』。」

他的意思很明白,
利益最大化的意思就是,一件事做下去,要盡量讓大多數的人都得利。

他繼續說:
「但,你要知道,一個公共政策,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我當下就回答他,他想說的一切我都知道,就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確實非常追求利益最大化。


可,我當下也很明白地立刻點出:
「與其說我追求的是利益的極大化,不如說是我非常認真地看待每一個問題的優先度。」

比起一個花了不知道幾十億台幣的高雄世運,
高雄市民的就業問題、生計問題,哪一個優先度比較高?

比起大台北地區的病床總數多提升了幾個,
台北縣市居民的就業與生計,甚至是生命安全,哪一個優先度比較高?

比起多蓋第二個國家等級的南部圖書館,
全台灣還吃不起正常三餐的幼齡學童餐費,哪一個優先度比較高?


我沒有大愛,
我不搞經世濟民,
那些都是大人物去看的「公共政策」。

我只想知道,我能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讓我支持的國家政策、國家預算,是花在救助最需要幫助的人身上。

救急,而不是救窮。

----

相關日記:
[達克日記] 2009/07/18--台灣地區差異(其一)
[達克日記] 2009/12/27--幸福是?(其一)
[達克日記] 2010/03/29--國圖南院?都圖?

國圖南院?都圖?

[達克日記] 2010/03/29--國圖南院?都圖?

這幾天跟朋友聊到了台灣南部的學術環境,
朋友興致盎然地說想去提案給五都候選人說,在台灣南部蓋一個比美國家圖書館等級的大型圖書館,
以提升台灣南部的學術水準。

雖然,以我個人的立場,我是樂見其成,
但,我亦直接地表達了我理性分析下的質疑。

一、此圖書館的位階定位?是國圖南院?還是都圖?(奧瑞岡辯論的題目定義)
二、是否真有需求?(奧瑞岡辯論需要性)
三、是否真能提升學術水準?(跟屬性、解決力)
四、預算排擠效應該怎麼解決?(損益比)

這些問題一下去,整個場面瞬間變得不是很愉快。


我可以感受到對方似乎有種覺得我不愛南部的感覺。(苦笑)


但,說到底,不管是上面哪一個問題的哪一種解答,
我相信很理性思考的結果,
這個「南部圖書館」都多半會胎死腹中。


這世界上,並不是每一個看起來「有需要」的事情都應該百分百被滿足。

一如每一個哭鬧著要買新玩具的小孩,家長不一定會滿足之。

資源有限,慾望無窮。


第一個國家圖書館,就像沙漠渴旅所得到的第一杯水,邊際效益是非常驚人且必要的。
但,第二個這樣等級的圖書館,邊際效應是嚴重遞減的,正如第二杯以後的沙漠之水。

台灣的整體預算是極其有限的,比起第二座以後的國家級圖書館,
單單教育體制內就有太多更應該去做的事情,
我們還有太多的幼齡學童無法正常吃三餐,
還有太多太多的義務教育缺口需要彌補。

義務教育,永遠重要於高等教育。

沒有根,枝葉的繁盛都只是曇花一現。


更遑論,與其把資源跟預算丟下去第二座南部大型圖書館,
不如把預算丟入現有的大學圖書館,
對學術資源的提升只怕更有幫助。

整天想疊床架屋,卻沒想過在體制內就解決問題。

這就像是還走路都還走不穩,就想學會飛。


每個都市都想蓋捷運,但,真的每個都市都有那樣的需求嗎?或者說「效益」?
高雄捷運已經給了大家很多反思的空間。

故宮南院籌備這麼多年,影子在哪裡?
台北故宮至今仍然在靠中央預算來養,不能完全收支兩平獨立運作,不就是個借鏡?


我是南部人,所以我用南部人最實在不說謊的態度去看這件事,
所以,這就是我的答案,
沒有懷疑。


----

相關日記:
[達克日記] 2009/07/18--台灣地區差異(其一)
[達克日記] 2010/03/29--利益最大化

星期三, 3月 24, 2010

社會怎麼了?(其一)

[達 克日記] 2010/03/24--社會怎麼了?(其一)

最近注意台灣廢死刑的議題,又看了網癮戰爭
加上自己最近遇到的許多事情,
令我又開始回頭去思考一個想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問題…

「我們的社會究竟怎麼了?」

整個社會瀰漫著一股嚴重的雙重標準,還自以這種卑劣的道德觀沾沾自喜。

從小,師長要求我們守規矩,不要犯法,不能偷東西。
但,大人們的社會卻充滿著各種對法律的陽奉陰違,甚至公開違法,還大言不慚地說:「這就是社會的現實面,你要學著去適應!」

教小孩不能偷東西。
大人卻正大光明下載盜版軟體、聽盜版MP3。

教小孩不可以闖紅燈。
大人卻堂而皇之地喝酒開車,還大辣辣地說:「我工作應酬,我有需要!」

教小孩要遵守學校規則。
大人的公司卻公然違背國家勞基法。

教小孩不能打架,甚至卑劣地說只要打架的,不管是不是為了自衛還手,只要打人的都有錯。
大人卻公開在立法院或各地議會議堂正打,還一路打上電視錄影,比摔角頻道還常更新戲碼。

我們的社會,究竟怎麼了?


整天問小孩為何變壞,藉口都是交到了壞朋友。

天底下哪有這麼多壞朋友?
喔喔,對不起,有啊,當然有。
身邊每一個跟目前這個病態社會妥協的大人都是這種「壞朋友」,不是嗎?



社會現實?

哼哼…


笑話。


----

相關日記:
[達克日記] 2009/11/08--罰娼不罰嫖違憲(其一)
[達克日記] 2009/11/19--七年級生的達克
[達克日記] 2009/12/27--幸福是?(其一)
[達克日記] 2010/03/01--廢死刑?


相關文章:
[新聞] 專家:少吃肉無助於緩和全球暖化
[新聞] 暖化攏是假? 氣候門打翻一船人英擬重新調查

星期六, 2月 13, 2010

給我坐高捷的理由(其一)

[達克日記] 2010/02/13--給我坐高捷的理由(其一)

[達克日記] 2009/05/07--大眾運輸的不發達?

今天除夕,我坐高鐵回高雄左營,然後轉高雄捷運回家。

坐高雄捷運,這算是我每次回高雄的必要行程,
但,幾乎每次我都要在高雄左營捷運站、高雄車站、美麗島站跟我家的鹽埕站狠狠地發一次大的脾氣。

幾乎每一個站設計得都莫名其妙。

左營站的問題在於高鐵出口跟高捷入口竟然是要離開建築物走過去的,
而且兩邊的出入閘門距離極遠,根本是繞了一大圈。

何必呢?
我不懂,明明就是幾乎同時間設計的兩個站體,
高捷左營站擺明就是完全用來接駁高鐵為主的,為何不直接特地做一組出口閘門讓兩邊連結起來,一定要我繞半天遠?

這裡跟北車或板橋那種其中一邊好了將近十年以上,另一邊才好,幾乎無法改設計的狀況完全不同啊,
左營車站兩邊幾乎同時設計,同時完工的啊,
為何這麼簡單的事情就不做呢?


高雄車站,同上。
我勉強能原諒高雄車站的是,高雄台鐵車站目前是臨時站,
但,我一點也看不出來高捷有留下任何出入口,未來會跟新的高雄台鐵車站的地下室接起來,
大概到時候又要旅客繞上一樓出了建築物再走到另一邊。


何苦?

今天,捷運的存在,就是要讓作高鐵或台鐵的旅客能迅速轉進市區自己想去的地方,
兩邊的出入口越近越好。

特地逼旅客出建築物一次,再進另一個建築物,
不就是擺明在逼旅客多一次猶豫的機會,跑去坐計程車,或者叫家人從家裡開交通工具來接?

這樣哪裡節能環保?
一整個空話。


美麗島站,兩線轉車站內動線設計得莫名其妙兼腦殘無理。

請要替這件事辯護的人自己來走個幾次,我不多寫。


鹽埕站更是笑話,直接把出口蓋在馬路上,擋住整條原本好好的馬路就算了,
還十公尺裡面有三個出口在一起,全部都在同一個馬路正中央。

想辯護的人,也請親自來看一看。



這是「捷」運耶,
捷,不就是要快嗎?

為何好好一個個捷運站蓋起來都像是迷宮?

旅客只想要快速地到達我想去的地方,
並不想迷路在站體裡面。

----


一旦回到家,我換上機車之後,
就只有回車站才會再坐捷運了,
在高雄時,我是絕對不會用高捷移動的。

我並不是一個無腦的機車族,
實際上,我在台北時天天坐捷運,
且幾乎是沒有捷運的地方我就不去了。

為何一回到高雄我就不鳥高捷了呢?

重點從來就不在我有沒有機車。


而在「高捷究竟有沒有符合乘客的需求?」


這種莫名其妙的設計跟軟體使用概念,外加營運人員的無比智缺,
怎麼可能叫市民願意去相信這東西好用?

怎麼有理由要市民去坐高捷?

這樣智障的東西,怎麼可能不一年虧個幾十億?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高雄人,
我熱愛這個都市,
也熱愛高捷的出現與象徵。

但,恨鐵不成鋼,
恨這些設計者跟員工浪費公帑,
恨這些智障的傢伙壞了大家作大眾運輸的胃口!


別跟我講什麼官商勾結背後的內幕,然後跟我吐什麼苦水,
對不起,我只是個小市民,
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更不想在乎那些八卦內幕,
我只是要這條花了不知道我們多少血汗錢的高捷好用。


既然做不到,就不要抱怨市民為何不愛用高捷。

不好用的東西,沒有資格贏得消費者青睞。

這是自由民主社會最基本的經濟模式。


----

延伸閱讀:
[達克日記] 2010/05/19--給我坐高捷的理由(其二)

星期日, 1月 17, 2010

幸福是相信人生的價值

[達克日記] 2010/01/17--幸福是相信人生的價值

[達克日記] 2009/12/27--幸福是?(其一)

跟友人結束了一天的閒聊,坐捷運回到住處,
又看到「幸福是……」的北縣政府廣告,
走出捷運站時,我腦中突然閃過了一句話:
「幸福是,相信人生的價值。」

我深信,其實這是一句很簡單的話,
應該有很多比我更睿智的人早就談過了。

只是,當我步出捷運站門,脆弱的氣管吸入台北冬夜的冷空氣時,
這種感慨卻隨著冰氧注入且充滿了我的肺與血液…


幸福,不就是一種成就感?一種自我實現?一種自我肯定?


相信自己的人生不是毫無意義的,
相信自己在這個社會是被需要的,
相信自己萬一不存在,會是這個世界的損失…

這,是不是一種幸福呢?


----

從高中起,我就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義為何,
所以我寫了以達克為主角的真理之翼系列,
但,我自己沒有答案,所以,達克也不會有答案。


現在的我,有沒有答案了?

人生的意義究竟為何?

也許,我還是不明白。


但,我希望能開始讓自己去認同:
幸福是相信人生的價值。

----

我的文章,我不知道會被誰看到,
也不知道有誰會被影響。

可,我真的很想問:
「能不能給我們這輩年輕人一點機會,去相信我們的人生是有價值的?」


這個社會,台灣現在的社會經濟狀態,幾乎不肯給我們新鮮人更好的工作機會與工作條件,
只是一直在壓榨我們,只給我們22K去作很低階很低階隨時都能被取代的機器人工作。

這,要如何讓我們自己相信自己年輕的人生是有價值的?



或許,價值,是要自己去創造的,是要自己去爭取的。

可,能不能?給我們一點「相信」的機會就好?

我們很努力在創造了,在爭取了,
但,我們仍然想要「相信」下去,
要看到希望,我們才能相信下去。


不要讓我們努力了十幾年的青春歲月在唸書上,最後的月薪卻連便當都快要買不起…
結果十年過去,薪水非但沒有成長,平均起薪還越來越低,
這,叫做「有辦法看見希望」?

看不見希望,又要怎麼相信?


對著一個已經煮熟的綠豆種子,不停澆水,
相信它有一天會變成一片豆芽田?

也許,我仍不明白。



請容許我引用一句馬克在《五斗米靠腰》這本書裡寫過的話:
「少壯很努力,老大更傷悲。」

我們,真的努力過了。

請給我們機會,讓我們看見希望,讓我們去相信。

----

請不要讓我們覺得,我們年輕人人生的價值就只在我們的選票。

欺騙了我們的選票,去玩那些權力鬥爭。

這樣不叫做「幸福」,這只是一種詐騙集團。



幸福是相信人生的價值。

請讓我們看見去「相信」的那一點點希望。

----

延伸日記:
[達克日記] 2009/11/19--七年級生的達克

星期六, 1月 16, 2010

幸福是?(其二)

[達克日記] 2010/01/16--幸福是?(其二)

[達克日記] 2009/12/27--幸福是?(其一)

周六晚餐,與國中好友在台北一起閒談,中間談到了我們對故鄉高雄市的看法,
他對我為何一直覺得高雄辦世運的評價很低感到異常奇怪。

我先簡單跟他談了一下「幸福是?(其一)」這篇日記裡面的概念。

接著我繼續說了一大段話,
但,結論核心概念只有以下幾點:
1、人民就業狀況比較重要?還是辦一個世界運動會比較重要?
2、高雄失業率高漲到幾乎爆炸的地步,有見到高雄市政府的努力嗎?
3、辦世運會前後,有真正替高雄創造任何長期性的利益嗎?觀光量有真的變多嗎?因為世運會,有達到長期性的增加就業職缺的效果嗎?

答案都只有「一句話」,
就是「沒有」。


食衣住行育樂,六字,
食衣住行的重要性,一定都遠在育樂之前。

對一個正常的家庭來說,身上有錢,先花的在的區塊,
必定也是「食衣住行」優先。

今天,世運會屬於「育樂」。

但,高雄市民食衣住行的問題卻已經大到迫在眉睫。


放著高雄市民大半有失業危機,會餓死的危險不顧,
卻砸了不知道多少億去辦一個世運會?從頭到尾就在放煙火?

還真的是「不食人間煙火」啊!


對不起,我只是個凡人,煙火跟世運會我都吃不下去,
我一餐飯只想吃個普通五十塊台幣的便當。

請給我工作機會,讓我有收入去買便當。

至於世運會,等我吃飽了再說。

----

延伸日記:
[達克日記] 2009/07/18--台灣地區差異(其一)